您的位置 首页 影评

这个淘气鬼,真是爱死了——《漫长的告别》影评

在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洛杉矶,菲利普·马洛的形象或许已经超越了原著的边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转变并非完全背离初衷。电影中的马洛,在夜深人静时也许会沉思于这个城市——一个既富裕又贫穷,既繁荣又荒凉的地方,但在白天,他却能轻松地穿梭于街头巷尾,扮演着一个难以捉摸的角色。

这个淘气鬼,真是爱死了——《漫长的告别》影评

无论是与嬉皮士瑜伽女孩的邂逅,还是与看守所狱友的交流,这些经历对于马洛来说似乎都无所谓,甚至带有一丝趣味;面对私人医院里那些举止怪异的医生和护士,尽管感到奇怪,但他依旧保持距离,不予评判;而在警察局里遇到的各色人物,他也总能找到应对之策,以幽默化解紧张局面。然而,当涉及到像性无能作家因羞辱而选择自尽,或是黑帮老大由于自身问题将帮派变成了兄弟会的情况时,马洛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成为他对这类人的新评价。

但是,真的如马洛所说,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吗?事实上,他对这些人再了解不过了。他们都是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其行为背后反映的是男性在传统性别角色压力下的挣扎。电影通过“狗”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这一观点:这些男性试图通过遵循某种雄性规则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却往往适得其反。影片中出现的场景,比如动物间毫无节制的行为,正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讽刺——它揭示了一个充满自负、等级分明以及强烈控制欲的世界。而马洛,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拒绝参与这场游戏。他不追求所谓的男子气概,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无论是在面对帮派暴力时表现出的冷静,还是处理个人事务时展现出来的温情,都表明他是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人。

更重要的是,马洛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也与众不同。虽然他被一些人视为失败者,但对于那些他认为值得交往的朋友,他会表现得非常忠诚。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杯酒暴露出了他作为私家侦探身份之外的真实一面——原来他也只是一个有着自己情感和偏好的普通人。令人敬佩的是,即使两次误判朋友,马洛依然能够坦然面对,并用行动为这段关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不仅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坚韧和真诚,也让观众看到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可以信赖的美好品质。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