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角色的过程中,房远和高妮妮似乎未能给予角色足够的独立性。他们以《毒师》为蓝本构建了新的人物关系,但又固守着原有的模式,这使得剧中的冲突显得有些生硬。例如,《毒师》中的老白是在面对绝症的极端情况下才做出一系列非同寻常的选择,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他的自负膨胀导致了更深的困境。老白内心的不满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源于他感到自己才华被世界所辜负以及怀才不遇的状态,与家人的矛盾也是在他走上犯罪道路之后逐渐加深。
但是,崔业的角色设定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从剧集一开始,他就处于一种被家人孤立的状态,表面上看是受到哥哥的压制,但实际上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自我封闭的结果。与老白那种抽象且难以定位的怨恨不同,崔业的愤怒直指他的哥哥。在这种背景下,故事主线应该更接近于《风骚律师》中兄弟间的对立,强调哥哥作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反抗他即是为了追求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崔业从一开始就拥有比老白更为充分的堕落理由,也应该更早地主动采取行动。在剧集的前半段,可以描绘出他自嘲而又略带邪恶的性格特点,选择帮助罪犯的关键动机不应仅仅是出于对劫匪刀具的恐惧,而是在听到哥哥即将救援的消息时产生的自卑与自尊心作祟(虽然剧中有所体现,但不够明显,导致观众对其后续行为产生疑问,这一点编剧需承担责任)。当他在通道中协助劫匪逃脱时,其内心应该是恐惧与兴奋交织的复杂情绪,在成功后则是夹杂着不安的成就感。
然而,编剧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尽管已经建立了这样复杂的兄弟关系,却又不愿意放弃借鉴《狂飙》和《毒师》的成功模式。于是,崔业不得不重复老白和高启强的经历,踏上一条被动犯罪的道路。妻子的冷漠态度,儿子遭遇断腿需要巨额医疗费的压力,迫使崔业为了家庭利益而犯罪。编剧啊,你是否考虑过,这样的角色塑造加上强行套用其他成功的框架,真的合适吗?
通过重新审视这些角色和情节的设计,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影视作品背后创作者的意图与挑战。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考量,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希望未来的创作中,编剧们能够在继承经典的同时,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