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心灵的归宿》讲述了一位刚刚完成高中学业的女孩的生活,她原本已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却因为母亲突然去世而决定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在母亲生病期间,关于是否继续治疗以及墓地的选择等问题,女孩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误解并逐渐疏远。失去爱人的父亲,在与女儿的关系恶化后,情绪低落,时常借酒消愁,这使得父女间的裂痕愈发加深。女孩每晚只能睡在自己用来送货的小面包车里,而这辆车也是她谋生的工具。为了实现让未能享受生活的母亲在去世后能住上海景房的愿望,女孩努力工作赚钱。在一次送货途中,她遇到了一只“笨狗”,两只孤独的灵魂因对各自已故母亲的怀念而交织在一起。初次相遇虽然充满了惊吓,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促使女孩心生怜悯,并最终救助了这只陷入困境的狗狗。接下来的故事有些老套,类似于《忠犬八公》,从最初的冲动到后来的无奈和愤怒,女孩一度想要摆脱这只狗,但命运使然,她们最终成为了彼此的依靠。当这只“笨狗”勇敢地救出了故意隐瞒女儿深入山区寻找珍贵木材而不幸遇险的父亲时,它正式成为了家庭的一员,并有了名字——小意,与女孩小满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满意”。随着一些误会的澄清,父女间的关系也渐渐得到修复。
就在生活似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时,狗狗不幸患上了重病。在为狗狗治疗的过程中,女孩回忆起了母亲患病、接受治疗直至离世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理解了父亲当时所面临的艰难抉择。最终,小满选择了让狗狗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一决定让她明白了父亲在面对母亲生命尽头时的挣扎与无奈。而父亲也在面对他人质疑和女儿的情绪爆发时选择了沉默,以此来消化掉女儿心中的痛苦。除夕夜,父女二人终于达成了和解,他们将母亲和狗狗的骨灰一同撒入大海,这一举动象征着他们接受了自我,实现了内心的和解。
如何处理生命、死亡以及亲人之间的关系,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沉重且现实的问题。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小满在失去母亲之后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无助又迷茫,直到同样处于困境中的狗狗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两人的情感纽带得以建立,一切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最近阅读了戴锦华老师的《北大电影课》,书中提到45度角的光线被视为圣像光源,是创造神圣形象的关键时刻。在这部电影中多次运用了这种45度角的光线效果。例如,在小满带狗狗去宠物医院检查伤口并购买狗粮时,她在犹豫是否应该将狗狗送给别人抚养,但在川哥的劝说下决定先试着养几天。此时,在狗狗的眼中,小满被包裹在一层神圣的光芒之中,明确了她是狗狗的新主人;另一次是在狗狗即将离去的时候,在小满的眼中,狗狗奔向了它们共同的母亲。
此外,影片还穿插了一个由王骁饰演的老肖的家庭故事作为主线剧情的补充,暗示了主人公的经历并非独一无二,而是许多家庭都可能遭遇的情况,这也为影片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来填补空白。老肖在陌生女孩面前压抑着自己想要放声大哭的声音,以及送别“小四”时抚摸着它说出的那句“一家人有什么是不能沟通的呢?”深刻体现了为人子女、兄弟姐妹的无奈与深情。
该片选择在国际小狗日上映,除了人与宠物之间的温馨互动外,还通过展示宠物殡葬师的职业呼吁人们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影片的结局令人欣慰,老赵用找到的金丝楠木雕刻了妻子和小意的形象,并将其放置在川哥的宠物医院前。这里曾是他发泄情感的地方,现在则变成了充满爱与希望的空间。小意在诊所里遇见了一只纯种可爱的狗狗,并留下了一窝可爱的小狗崽,所有角色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