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深入讨论《天空之城》这部动画电影时,久石让的配乐与宫崎骏所构建的视觉盛宴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音乐和画面的融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而且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座漂浮在云端的城市之中。然而,即便如此,《天空之城》在我心中的地位并未达到那些无可挑剔的经典之作的高度,按照豆瓣五分制来衡量,我或许只能给它3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价值持有尊重态度的人,我在观看《天空之城》的过程中却感受到了一种矛盾的情绪。影片中的天空之城象征着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那里有着清澈的水源、繁茂的森林,以及无尽的宝藏,甚至拥有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可是,这样的一个乌托邦,真的能存在于现实中吗?当末代王族试图重振拉普达的辉煌,他们的行为是否只是反映了人性中永无止境的欲望呢?而男女主角最终的选择——放弃这个空中王国,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从女主角Pazu口中说出的那个关于拉普达灭亡的理由:“因为它不植根于大地”,这一说法让人不禁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真的是一个诚恳的回答吗?还是说,这种解释掩盖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未知力量的恐惧?毕竟,面对无法掌控的强大能力,最安全的做法或许是摧毁它,以确保不会落入错误的手中。尽管七百年间没有王族存在的拉普达依旧存续,但当它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时,确实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就像竹子一样坚韧,却也如同巢中的雏鸟那样脆弱,在面对拉普达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时感到惶恐不安。
我们可以理解女主角Dola成长于肯得亚山谷,她的纯洁与天真让她难以真正理解天空之城的意义。然而,仅仅因为内心的恐惧,便利用手中的毁灭咒语将这座美丽的城市化为乌有,这样的做法究竟是否正确?虽然最后留下的上层部分象征性地保存了一些美好,但这与那些企图通过技术征服他人、剥夺他者自由选择权的邪恶势力相比,真的存在本质的区别吗?无论是出于贪婪的滥用,还是基于恐惧的完全拒绝,如果结果都是导致毁灭,那么它们带来的影响可能同样令人畏惧。
事实上,《天空之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爱情和冒险的故事,它还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当面对强大力量时,我们应该如何抉择?是选择拥抱并尝试驾驭它,还是因害怕而彻底拒绝?这部电影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给观众自己去思索。也许,正是这种开放式的结局使得《天空之城》成为了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作品,尽管它未能在我的评分体系中获得最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