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历史的长河中,巴斯特·基顿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长久以来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对于很多影迷而言,尤其是我,对他的情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欣赏,达到了一种深厚的热爱。初次邂逅这位默片大师的作品《待客之道》是在多年前,这部1923年的经典之作以它那别具一格的创意和幽默感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在笑声中体验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直到2021年,通过B站再次回顾他所有长篇与短篇的默片作品时,我才意识到,我对基顿及其电影已经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曾经在他的评论文章中提到,巴斯特·基顿的喜剧默片是他重看次数最多的影片之一,甚至超过了其他默片喜剧演员的作品。基顿的电影拥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它们是那种越看越觉得精妙绝伦、越看越让人喜爱的类型。因为初看时,观众往往难以捕捉到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与精髓。确实,基顿的电影节奏异常迅速(特别是那些短片),这使得它们更像现代的动作大片,而非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种缓慢叙述的无声故事片。
作为自己默片喜剧的导演,基顿的拍摄手法在当时显得非同寻常,不同于当时的主流趋势。不仅是节奏上的快速,基顿的表演风格也区别于同期的喜剧演员们,他不采用夸张的表情或动作来博取观众一笑。在国外,他被誉为“the Great Stone Face”,在国内则被称为“冷面笑匠”,这是由于他在银幕上总是保持一副严肃的表情。但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基顿的面部表情虽然不多,但他的眼睛和肢体语言却十分丰富,能够细腻地传达各种情绪。他的快乐并不需要通过笑容来表达,而是用一种更加内敛且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此外,基顿很少使用特写镜头来突出自己的面容,相反,他的电影中充满了展示完整动作场景的全景镜头,旨在强调整个情境和动作本身,而不是单独的人物魅力。
说到基顿的动作戏,他无疑是动作喜剧的先驱者。对于喜欢观看动作片的朋友们来说,如果他们有机会看到基顿的表演,一定会发现他是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基顿不仅敢于亲自上阵完成惊险刺激的特技,而且他还巧妙地利用特效为观众带来了令人惊叹的视觉盛宴。例如,在《福尔摩斯二世》中,他实现了那个时代顶尖的特效效果,展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技术。
每当谈起巴斯特·基顿,总有无尽的话题想要分享。他的喜剧作品既没有刻意去渲染情感,也没有试图赢得同情,而是一切都那么自然、真实且动人。正如一位纪录片结尾处的电影人所说,基顿的电影在制作当时就已精彩纷呈,即便过了百年之后再看依旧如此,这种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又有几人能及?
有些人说喜剧的本质是悲剧,尽管这句话最初是用来赞美查理·卓别林的,但后来被许多人视为真理。然而,我认为我们生活中已经充斥着太多悲剧,无论是戏剧还是现实。既然有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呈现触动人心的悲剧,何不让喜剧专注于带给人们欢乐呢?悲伤并非唯一的深刻表现形式,而愉悦同样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