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演员何晟铭在个人直播间与网友进行了一场坦诚对话。他出人意料地回顾了与编剧于正的合作经历,并以亲历者视角,揭开了这对昔日“金牌搭档”分道扬镳背后的艺术理念冲突。
何晟铭明确指出,两人合作终止的导火索是2013年版《笑傲江湖》的创作分歧。据他回忆,剧本初期阶段时,他基于对武侠文化的理解,坚持主张突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他希望打造一个重情义、讲道义、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而非局限于宫斗权谋。
然而于正的改编思路仍延续其标志性的“清宫美学”风格,人物关系和情节推进始终围绕后宫争斗的逻辑展开。这种创作理念的根本差异,最终导致双方合作无疾而终。
当艺术理想与创作路径背道而驰,再深厚的合作情谊也难掩裂痕。
值得一提的是,何晟铭并未对昔日搭档进行情绪化指责。他特别提到于正惊人的创作毅力:每天雷打不动地完成至少一万五千字的剧本输出。“真正见过他工作到凌晨的人,不会轻易评价他浮夸。网络上的嘲讽者,其实根本不了解他背后的付出。”这番话既体现对同行的尊重,也暗含对业内跟风批判现象的回击。
回顾两人合作历程,可谓高产且战绩斐然。他们曾共同推出十三部影视作品,从《美人心计》到《宫锁心玉》,部部掀起收视热潮。如此稳固的创作联盟最终因理念不合而解散,不仅令人唏嘘,更折射出影视行业的经典改编困境——如何在商业诉求与艺术表达之间取得平衡?
经典改编若只追逐流量而忽视精神传承,终将失去作品的灵魂。
他们的分道扬镳,恰似当下华语剧集转型期的缩影。当资本与热度主导创作方向时,是否还有人愿为“侠义精神”坚守?这或许是每个影视从业者都该静心自问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