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2025吴天明青年影展对话场,一起听听年轻人的心里话

一场对话能承载多少重量?它或许能承载一部电影的诞生,一个创作者的觉醒,甚至是一个时代电影精神的传递。在吴天明青年电影展的语境里,对话不是简单的言语交换,而是一次思想的共振、一次跨越代际的创作接力。

2025吴天明青年影展对话场,一起听听年轻人的心里话

这里没有空泛的理论堆砌,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有的是导演讲述自己第一台摄影机背后的窘迫与执着,是演员回忆首部作品试镜失败七次仍不肯放弃的倔强,是制片人拆解一部小成本影片如何在市场洪流中杀出重围的真实账本。这些声音汇聚成一条奔涌的河,滋养着无数站在起点、目光灼灼的青年电影人。

2025年9月19日,随着浙江青年电影周核心活动之一——吴天明青年电影展青年电影之夜的落幕,这场持续六天的光影盛宴画上句点。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办,多家业内重量级机构联合承办的本届影展,以“展映”为眼,以“对话”为心,构建了一个属于青年创作者的思想场域。

其中,“对话”单元被精心划分为“在场”与“同场”两大脉络,如同电影创作的两条经络,彼此交织,互为支撑。“在场”聚焦创作本体,邀请资深导演、摄影师、编剧、学者等一线实践者,回溯个人艺术生涯的起点。他们讲述的不仅是技术路径,更是面对审查、资金、表达自由等多重困境时的精神突围。这些真实经验,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迷航的新人指明方向。

2025吴天明青年影展对话场,一起听听年轻人的心里话

而“同场”则将视角拉向产业纵深,汇聚发行方、院线代表、流媒体平台高管与宣发专家,直面青年导演最焦虑的问题:作品完成后,如何抵达观众?他们不回避现实的冰冷——票房压力、算法推荐、短视频冲击——而是以具体案例剖析从剪辑策略到档期选择的每一个决策背后,艺术与市场的博弈与共生。

让创作者真正“在场”,让观众成为不可忽视的“同场者”,这正是对话单元的深层诉求。它试图打破创作与接受之间的无形壁垒,重建电影作为集体情感体验的原始魅力。

本届影展以一场名为“起点与共振:青年电影的创作与市场”的开幕对话开启十二场思想激荡。方励、焦雄屏两位业界巨擘坐镇,青年演员刘雅瑟、宋洋以亲身经历分享首作背后的挣扎与光芒,由资深影评人沙丹担纲主持,整场对谈既有高屋建瓴的行业洞察,也不乏动情走心的个体叙事。

2025吴天明青年影展对话场,一起听听年轻人的心里话

从“如何拍出第一部电影”到“如何让观众走进影院”,十二场对话层层递进,如同十二块拼图,逐步勾勒出中国青年电影生态的完整图景。盛宴虽已散场,但那些在阶梯教室、影厅角落、咖啡厅里发生的言语碰撞,早已在年轻创作者心中种下种子。它们终将在未来的某一个片场、某一台剪辑机前,悄然发芽,长成属于下一个十年的中国电影。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