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面对屏幕的我们是否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当面对面的交流变得尴尬或困难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比如,在拒绝他人时感到难以启齿;比如,在被误呼其名时不知如何化解尴尬;再比如,想要保持个人空间却不断被侵犯……对于当代青年而言,这些社交上的挑战几乎成了一种常态。
那么,解决这些社交难题的方法在哪里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最近推出了一部微短剧,旨在从古老的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不过时的处世之道。
这部名为《有礼走遍天下》的原创礼仪文化轻喜剧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出品,已在央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上线。该剧在横店完成拍摄,由资深演员岳跃利领衔主演,青年演员尤靖茹、张泰维共同出演,并有多位喜剧演员客串。全剧共五集,首播当日即突破百万播放量。《有礼走遍天下》将现代年轻人的社交困境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相结合,通过主人公施礼在历史典故与现实情境间的穿梭,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礼”解法。
剧中,施礼是一位典型的职场青年,她不仅要面对来自上司的误解和同事间的冷嘲热讽,还要处理不成熟的伴侣关系以及缺乏界限感的亲友问题。幸运的是,施礼拥有一本传承千年的《礼仪之书》,而“礼叔”则是这本书的化身。每当施礼陷入困境时,她就会召唤出“礼叔”,进入一个充满礼仪的空间,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三国时期的名将邓艾因口吃被嘲笑,他以“凤兮凤兮”巧妙地回应,既保全了面子又赢得了尊重。诗圣杜甫则通过一首《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展示了如何婉拒客户的礼物,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不失礼貌。
《有礼走遍天下》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文化+穿越”的元素融入叙事之中,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古人的智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表示:“该剧的题材和创意非常好,历史上的礼仪、礼貌、礼制传承到今天有很多变化,也有很多延续,是值得深挖的文化题材。”据悉,《有礼走遍天下》目前上线的五集主要聚焦职场问题,后续还将推出更多与“礼仪”相关的系列作品。
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晖认为:“《有礼走遍天下》的推出恰逢其时,因为短视频行业正加速向审美领域转型,并且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和业态。总台文艺做的这个创作实践,是在一个业态向前走的时候站在了媒介变革的前沿。”他指出,最初微短剧的兴起主要是为了追求流量和盈利,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微短剧的创作必须从产品向作品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很多微短剧为了抓住所谓的“流量密码”,往往以感官刺激为卖点,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激起观众的情绪,但却缺乏深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礼走遍天下》同样看到了“流量密码”,但它并没有被裹挟,而是以职场新人面对困境的情绪共鸣为抓手,用轻喜剧的方式解构“痛点”,并在中华礼仪文化中寻找“解法”。这不仅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还引发了正向思考。同时,剧中还展现了父辈与小辈、上司与下属、甲方和乙方等多种关系模型,从中一窥不同时代背景下“礼”作为人们行为准则的变迁。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通过优秀作品传递意义、构建认同,进而给人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礼走遍天下》彰显了文艺作品“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价值属性,这也是微短剧市场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只有更多创作者坚持内容为王,把创作目光照进现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创作出更多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的作品,才能助力微短剧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