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康熙帝王心术:一场推举太子的暗战与权谋

在《康熙王朝》第九集中,有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张廷玉发现老十四伪造的调兵手谕有假,提醒康熙背后可能藏有更大阴谋。康熙当即决定——通过废太子、推选新储君的方式,引幕后主使现身。

康熙帝王心术:一场推举太子的暗战与权谋

到了第十集,有三个皇子被囚禁:老大胤禔、老二胤礽和老十三胤祥。康熙派人给胤礽和胤祥送了火炭取暖,却唯独不给胤禔送。这细微差别暴露了康熙的态度:他对老大已彻底失望,对胤礽却仍存期望。这也为日后复立胤礽埋下了伏笔。

再说回推举新太子一事。康熙的旨意下达后,朝廷顿时乱成一团。众臣争先推举老八胤禩,姿态之急切,连康熙都看不下去。

康熙对老八早有成见。此前刑部冤案中,老八曾故意陷害太子。后来图里琛禀明实情,康熙大怒,直斥老八“其心可诛”。

老八的品行早已让康熙心生警惕,实际上早已失去继位资格。但眼下群臣纷纷举荐,民意汹涌,康熙也不便直接违逆。于是他先摸底查清推举老八的都有谁,再以释放老十三为信号,暗示这些人及时回头——比如佟国维。

而此时张廷玉一直在暗中观察。此前老九、老十散播“八王大”的江湖术士谣言,为老八造势。老八极为聪明,立即将此事汇报给康熙,表面是坦白,实则是试探。若康熙大怒,便代表他与太子之位无缘;若康熙默许,则尚存一线希望。

没想到康熙只淡然说:“江湖术士之言未必全是妖言,亦能反映部分民意。”这句话看似宽容,实则把老八推向更危险的境地——张廷玉当时也摸不透康熙的真实想法。

直到康熙释放老十三,张廷玉才恍然大悟:皇帝属意的绝非老八。至于具体是谁,他暂不确定,因此坚决不随佟国维等人联署举荐。

最关键的那日早朝,康熙一进大殿便看见桌上堆满推举老八的奏折。他一本都没翻看。张廷玉顿时彻底明白:皇上根本不愿立八阿哥为储君。

事实上,若此时被推举的是老四、老十三甚至老十四,康熙都可能默许。唯独老八,他绝不认可。

但难题在于:不立老八,又能立谁?其他皇子势力不足,立谁就等于害谁。唯有复立废太子胤礽,根基最深、身份最正,也最不易遭人陷害。

康熙甚至主动提问:“有没有人推举二阿哥?”张廷玉心领神会,早已准备多份举荐信,除老八之外,还悄悄备了一份推举胤礽的奏疏藏在身上。

若康熙属意他人,他自认倒霉;若果然是二阿哥,他便立即呈上——这一招保守押注,至少不会得罪皇上。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