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高飞本来只是客串个小配角,结果观众都喊她有锦鲤体质!

当《归队》的硝烟弥漫在荧屏之上,观众的目光多聚焦于胡军的铁血硬汉、李乃文的凌厉狠劲与蒋欣的万种风情时,却有一个扎着麻花辫、唱着二人转的姑娘,如春日野花般悄然绽放在人们心间。

高飞本来只是客串个小配角,结果观众都喊她有锦鲤体质!

她便是高飞塑造的小红枣——一位痴迷戏曲、性情活泼且双眸澄澈的女子。初登场时,那声清越透亮的吟唱瞬间点燃弹幕:“这嗓音绝了!”“哪找来的宝藏演员?”“论东北腔调,她比蒋欣更地道!”原本作为氛围点缀的小角色,竟意外成为全剧最鲜活灵动的存在。

这部以东北抗联浴血归队为主线的作品,本是男性群像与硬核叙事的主场,军人、特工、地下工作者轮番登场,剧情如疾风骤雨般推进。而小红枣恰似一缕穿透乌云的暖阳,带着人间烟火气翩然而至:粗布棉袄裹着娇俏身段,两根麻花辫随步伐轻晃;开口便是字正腔圆的《锁麟囊》,眉眼弯弯却暗藏机锋,三言两语便看穿高云虎的不凡身份。她与大阔枝的姐妹情谊更是妙趣横生,嬉笑打闹间尽显真挚情谊。虽戏份寥寥集中于松林镇篇章,但每次亮相都如惊鸿照影,令人过目难忘。

网友热议不断:“她一开嗓,整部剧的东北魂都立住了”“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二人转韵味,选角堪称神来之笔”“蒋欣虽好,却不及高飞一张嘴来得信服人心”。事实上,高飞并未刻意争抢戏份,而是用扎实的表演让角色自然生长。这个本不起眼的配角,在她的演绎下焕发出独特生命力。

生于1990年2月的哈尔滨姑娘高飞,自幼便是文艺胚子。13岁踏入龙江剧团苦练基本功,扇子功、手绢功样样精通,舞台经验积淀深厚。她曾坦言:“小时候最怕人多,可一旦开唱就天不怕地不怕。”从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她扎根哈尔滨话剧院深耕话剧领域,虽在《秋天的二人转》《兵团岁月》等作品中崭露头角,却始终处于行业边缘。直至《归队》问世,她才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高飞本来只是客串个小配角,结果观众都喊她有锦鲤体质!

非顶流科班出身的高飞,却有着深厚的舞台底蕴;鲜少登上热搜榜单,却能凭一嗓惊艳四座。她谦称:“我自知不够红火,但对待演戏从未敷衍。”此前她在多部古装剧中塑造过不同类型的“甜妹”形象:《君九龄》里温婉单纯的方锦绣,《惜花芷》中重情重义的小婢女红泪,《祈今朝》里嘴甜心善的仙门师妹汐螺。这些角色虽各具特色,却总被主角光环掩盖。而她本人也清醒认知:“我的容貌并非一见难忘型,但我追求的是让角色留下深刻印记。”

此次在《归队》中,高飞首次以本色出演东北女子。小红枣这个二人转艺人兼具多重魅力:白日里台上唱念做打,夜晚台下大快朵颐;表面天真烂漫,实则心思缜密;看似跑龙套的小人物,实则洞察秋毫、机智应对。她的东北特质浑然天成,剧组特意安排方言演唱与二人转表演,正是为了强化这种地域真实感。与蒋欣的对手戏中,她毫不逊色,尤其是边唱戏边试探人心的精彩桥段,被观众誉为“反诈达人”“剧中最聪慧的女性”“东北锦鲤本鲤”。

生活中的高飞低调内敛,从不炒作私生活,亦鲜少参与综艺访谈。在话剧院她是勤勉敬业的演员,在剧组则是拼命三郎般的存在。拍摄《归队》时正值寒冬,她顶着刺骨寒风坚持不用替身,所有唱段均现场真声演绎。同组演员透露:“收工后她仍反复排练二人转曲目,即便嗓子沙哑也不曾停歇。”这份源自剧场人的执着,化作她每个眼神流转、每句台词吐露间的动人力量。她直言:“我不奢望大红大紫,只愿观众能记住这个角色三分钟足矣。”

对于35岁的女演员而言,常面临事业瓶颈:甜妹路线难续,母亲角色尚早,主角之位遥不可及,配角又易沦为背景板。然而高飞却在此时邂逅了小红枣这个充满层次感的角色。她将生活阅历、舞台功底与东北语言特色完美融合,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从细微的眼神变化到独特的腔调处理,再到举手投足间的分寸拿捏,处处皆是匠心独运。她感慨道:“这就是我最熟悉的女性形象——儿时的邻居、亲戚,乃至我自己。”观众纷纷留言赞叹:“她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导演也给予高度评价:“她身上流淌着东北人特有的精气神,那是货真价实的艺术感染力。”

高飞本来只是客串个小配角,结果观众都喊她有锦鲤体质!

高飞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当红花旦,也不是自带流量的话题明星,但她无疑是那个让观众愿意多停留目光的实力派演员:能把二人转唱得直击灵魂深处,能用笑意盈盈的眼神洞悉人心,能在宏大叙事的战争剧中以寥寥几场戏惊艳全场。她不靠滤镜修饰,不靠背景加持,唯有对表演的赤诚之心与扎实功底。你心中最偏爱高飞塑造的哪个角色?是否期待小红枣在后续剧情中有更多蜕变?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