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行业迎来重大政策调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最新发布的《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简称"广电21条")正式实施,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该政策聚焦内容建设核心环节,主要包含以下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还着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全面加强节目版权保护。
新政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放宽季播剧一年间隔限制,以及解除古装剧播出时长比例约束等条款。尚世影业与五岸传播总经理周瑜表示:"这些突破性举措直击行业痛点,彰显了主管部门振兴行业的决心。"
回顾政策演变,2020年为整治"注水剧"现象,广电总局曾规定电视剧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当时受制于按集收费的商业模式,部分剧集盲目拉长导致内容质量下降。
数据显示:近五年电视剧产量持续萎缩,从2019年的254部锐减至2024年的115部。单部剧集平均集数也从2022年的33集降至去年的30集。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苏晓警示:"若年产量跌破200部警戒线,将引发人才流失与创新停滞的恶性循环。"
成都文旅集团旗下天府宽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赵斌认为:"新政有助于市场回归理性。解除集数限制实质是解放创作生产力。"他以《长相思》为例,说明新规下完整呈现IP将成为可能。
针对"注水剧"反弹的担忧,周瑜持乐观态度:"当前市场已形成自我纠偏机制,观众用脚投票比行政指令更有效。"热播剧《蛮好的人生》的成功印证了这一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共识认为长剧的竞争对手并非短剧,而是自身品质。正如周瑜所说:"《甄嬛传》的成功证明观众能接受高质量长剧,关键在于故事是否动人。"
横店影视城的复苏迹象也佐证了政策效应——多个项目提前开机,如政法题材新剧《生而有翼》便将原定年底的拍摄计划提早实施。
赵斌在横店考察时表示:"政策暖风带动创作热情回升,'广电21条'为全产业链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资源向内容创新倾斜,中国电视剧市场有望实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