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电影里,角色的刻画显得模糊不清,缺乏深度。影片围绕着捕捉戴某这一核心线索展开,通过描绘三人小队在法国孤立无援、独自奋战的情景,试图突出戴某的策略布局与全局掌控能力。然而,在大篇幅展现戴某老谋深算和果断狠辣的同时,对于正义主角的形象塑造却仅依赖于一些特写镜头,如眼神、肢体语言等,并通过长镜头、仰拍视角以及方正明亮的画面构图来赋予其正面人物的形象特征。反观杜的角色,他的形象并未体现出一位资深侦探应有的沉稳智慧。无论是眼神还是举止,都未能传达出任何智慧的光芒,仿佛一个追踪了七年的人,既没有周密的计划,也没有主动的部署,只能依靠法方及戴某昔日的合作伙伴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整个过程充满了编剧逻辑上的漏洞。
至于佳这个角色,则显得不够精明干练,她的表演略显青涩,缺乏角色代入感。尤其是在扮演卧底时,她只能通过反复强调“我是警察”的方式来表明身份,法庭上宣读台词时也像在背课文,发音不准且毫无情感波动。而赵这个角色似乎更加多余,像是为了凑数加入的关系户,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尽管演员外形高大刚毅,但在表演中却显得如同巨人般空有其表,纯粹是为了填充剧情而存在。
剧情方面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显得杂乱无章且缺乏创新。影片使用了一些常见的叙事手法,例如购买相机、举起大头立flag等,意图制造感动点,但效果适得其反。尤其是结尾处关于法国小孩取名为佳的情节,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情感共鸣,反而让人感到不适。导演或许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元素,但实际上这些陈旧的剧情设计堆积在一起,就像一堆未经处理的垃圾,毫无新意可言。编剧似乎只会用一些毫无逻辑关联的爆点来拼凑剧情,导致故事结构松散,难以令人信服。
从镜头语言的角度来看,整部影片未能清晰地传达信息,角色的表现如同隔着一层薄纱,观众既想深入了解却又捉摸不透。冗长乏味的镜头让人失去兴趣,而频繁使用的晃动镜头则试图营造紧张氛围,结果却使影片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制作粗糙的小成本作品,令人感到烦躁不安。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在正面与反面角色的塑造上都存在问题,镜头语言也未能有效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角色形象薄弱,剧情发展混乱,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