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黑镜》以其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影视界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一度被视为经典的系列似乎迷失了方向,尤其是在最近的一季中,其问题暴露得愈发明显。
以第一集为例,初看之下,剧情看似紧凑且富有吸引力。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开始察觉到其中的不妥之处。《黑镜》后期作品最大的败笔在于创作者对科幻元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他们对于现代科技的认知也显得过于狭隘。在他们眼中,科幻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技术工具,如GPT类的人工智能。这种局限性的认知导致剧中所谓的“科幻成分”沦为了简单的叙事手段,整个故事更像是披着科技外衣的社会寓言,远离了《黑镜》原本探讨科技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初衷。
具体来看这一集,它讲述了一个为治疗妻子疾病而借高利贷最终家庭破碎的故事。这里所提到的人工大脑技术,实际上只是推动剧情发展的辅助道具。男主的家庭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特别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与医疗紧密结合的社会背景下,不得不向一家科技公司求助。这家公司表面上提供低息贷款,但实际上隐藏着诸多陷阱:想要搬家就要额外支付500美元,关闭广告需再加800美元,享受尊享服务则需额外支付1000美元。这其实就是一个精心伪装的高利贷机构。如果要深入探讨高利贷的危害,重点应放在这些机构如何巧妙地规避法律、诱导借款人签订不利合同以及普通人在面对强大资本时的无力感上。然而,《黑镜》作为一部科幻剧,却选择了避开这些问题,转而依赖于科技的表象,结果是逻辑上的漏洞百出。
第二集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简直就像是由三流编剧草率完成的作品,即便放在网络文学中也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剧中将“量子吊坠”描绘成一个能够切换平行宇宙的设备,这样的设定是对多世界理论和量子计算概念的粗暴拼凑,反映了编剧对前沿科技缺乏深刻理解。最顶尖的科技成果被轻描淡写地处理成一名大学生课外实验的结果,完全违背了科技进步应有的逻辑。更令人费解的是,这项革命性技术的持有者竟然将其用于解决个人恩怨,如同给原始人核武器却只用来砸核桃一样荒唐。
至于那位宇宙女王Verity的幼稚行为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她拥有定义现实的能力,并且发明了所谓的量子钥匙,但在实际操作中,她的行为却像是个中学生。当她获得了改变世界的权力时,选择的方式却是修改炸鸡店招牌或邮件内容等琐碎之事,就像用激光剑削铅笔。更为讽刺的是,这位掌握着现实规则的“宇宙女王”,其身体防御力竟然比普通人还要脆弱,最终轻易被反杀。这一切都显示出创作者对穿越平行宇宙和控制现实能力的理解是多么肤浅,仿佛只是一个业余作家随意添加了一些科幻名词来点缀自己的校园复仇故事。
我们曾期待这部经典之作的复兴,但现在看来,昔日的辉煌已经难以重现。自第五季以来,《黑镜》逐渐失去了它的灵魂,变成了另一个穿着科幻外衣的情感剧。所谓的科幻元素不过是一些零散的部件,被用来装饰那些俗套的情节。曾经那面映照社会弊病的镜子,如今却成为了反映创作者创造力枯竭的一面哈哈镜。与此同时,豆瓣评分的可信度也在下降,上升的《黑镜》评分已不再具有参考价值。当我们看到评论区充斥着各种极端言论时,才意识到并非《黑镜》迎来了重生,而是找到了新的受众群体。这些新粉丝将会继续追随他们的偶像,正如章北海舰队中的新人类一样。